一、会议目的
本次会议旨在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提高教学质量,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会议内容
1.教研室主任杨蕾针对其课程《生物化学》进行课程分析,明确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对该课程章节内容安排进行了说明,强调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入了第一次课程教学内容,并强调在课程整体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学情确定教学侧重点,尽量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融会贯通。
2.周莉老师对《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分析讲解。周莉老师在讲述教学方法时提出可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合理运用实训室模型,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各位老师针对杨蕾老师和周莉老师的备课内容进行总结分享。刘颖老师对于杨蕾老师在知识回顾环节采用到的提问方式非常认可,这钟方式能帮助学生有效的巩固知识点;古珏老师认为在教学中除了刚刚提到的方法还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如解剖学中可运用异常的结构和正常的结构进行对比教学,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印象。
4.刘霞科长补充到,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内容一定要与理论授课内容结合,同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
5.王玲副院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明确学习目标的层次性,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分为了解、熟悉、掌握,做到层层递进;二是基础课和核心教师要加强交流合作,根据前置、后置课程及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学时;三是理实结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多利用教具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6.薛正毅院长进一步强调了备课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一是教学大纲要包含学情分析,备课展示要体现专业面向和针对性;二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内容的选择与侧重,熟悉上课教材并优化教学内容;三是合理的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中,将价值观引导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