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事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测试、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等职业,能够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编码、软件技术支持、Web前端开发、人工智能系统开发、大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02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课程:
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原理、C 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Java 程序设计、MySQL 数据库、HTML5+CSS3 Web前端开发技术、Python程序设计、JavaScript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技术、Java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
软件项目管理、UML建模与设计模式、UI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课程。
03实训设备
校内实训室:
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备名称 | 主要实训内容 |
程序设计实训室 | 多媒体计算机 | 程序设计实训室 |
数据库技术实训室 | 多媒体计算机 | 数据库技术实训室 |
项目实训管理系统实训室 |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软件 | 项目实训管理(角色分配、项目计划制定、文档管理、软件缺陷管理、研发需求和质量管理、流程审批等) |
校外实训基地: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提供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前端设计、客户服务等相关实习岗位,实训设施齐备,能涵盖当前软件行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
04职业证书
为了本专业学生更好地提升职业适应能力,学校推行了书证融通,即学生在校期间,将职业能力所需知识与技能和专业课程相融合,同时可通过参加各项技能训练,获取相应证书,在校期间可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资格(水平)证书、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证、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证、大学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等。
05就业面向及保障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国内或国际IT公司、政府、企事业等单位,从事Web应用软件、桌面应用软件、移动设备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和维护等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安置工作,为毕业生提供2年就业跟踪服务,做好企业与学生间沟通的桥梁,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助力学生职场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