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学院以“课堂走进现场”的形式,为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学生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课。此次活动在学院院长张渝馨的关心指导下,由李莎莎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校园食堂后厨,围绕《高速铁路动车组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开展“移动课堂”,将理论知识与岗位实操深度融合。
课程伊始,师生们首先走进食材储存区。冷藏库与干货仓库分区整齐,标签一一对应,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渠道等信息清晰可查。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从源头上把控食品安全。
学生们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旁观者,而是现场的提问者与记录者。关于食材“贮存”“保鲜”的问题层出不穷,李莎莎老师和食堂工作人员逐一解答,细致讲解不同食材的贮存要求,并现场展示冷冻与冷藏的温度标准。原本枯燥的条目,在此刻变成鲜活的场景。
在随后的参观环节,同学们分组依次走进粗加工区、烹饪区、备餐区和餐具消毒区。
在粗加工区,大家认真观察食材清洗的每一个步骤;在烹饪区,老师强调生熟分开的规范操作和烹饪温度的精确控制;在餐具消毒区,高温消毒柜、紫外线消毒灯有序运转,台账记录详实完备。每一个细节,都保证着餐具的“干净上岗”。
同学们频频拿出笔记本,将眼前的流程与课堂所学逐一对照,把抽象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转化为直观的场景记忆。
随着教学活动接近尾声,学生们的收获溢于言表。
“以前对‘先进先出’的原则只停留在字面理解,今天第一次看到它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执行。”
“餐具消毒原来有这么完整的流程记录,与高铁餐饮服务的标准要求完全契合。”
通过观察、提问与实践,同学们逐渐将模糊的认知转化为清晰的理解,体会到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流程的严格执行,更是高铁餐饮服务中不可动摇的底线。
这次“移动课堂”的顺利开展,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化了课程理解,也为后续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它是学院推动“理论+实操”教学模式落地的一次生动尝试,更是课程建设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的有力体现。
交通运输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把课堂延伸到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锤炼专业技能,夯实岗位素养,为未来奔赴高铁客运服务一线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