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技术学院飞机维修实训中心内一片忙碌。首届“工匠杯”飞机维修技能大赛复赛正式开赛!本次比赛以“精工铸就安全,匠心成就未来”为主题,选手们以红外倒车雷达装置制作为考核项目,在速度与精度之间展开较量。这不仅是一场技能竞赛,更是一堂践行“工匠精神”的实训课堂。
一、赛前动员:以责任唤醒热爱

“你们手中的每一个焊点,都关系着未来航班的安全起降。”航空技术学院院长石慧的一句话,让整个赛场气氛瞬间凝重。

随后,马永军科长结合航空案例,提醒选手:“0.1秒的延迟、1毫米的偏差,都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一番发言让现场的气氛逐渐升温。学生们纷纷低头整理工具,调整心态。有人默默调整工具,有人深吸一口气平复紧张,胸前的口号——“精于技,匠于心”,那几个字在阳光下泛着光,仿佛是一种信念的象征。
二、赛场直击:分秒必争 以技见心



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实训中心内机器声此起彼伏。有人精准测距,有人专注焊接,还有人调试角度、复核参数。


一位选手焊接时,双手稳如山——0.2毫米的焊点在他指尖闪光,青烟升起、锡线融化,他屏息凝神,直到焊点圆润光亮才轻吐一口气。那份专注,正是“匠心”的最好注解。
三、巅峰对决:质量与速度的双考


时间飞逝,首位选手完成测试,红外指示灯亮起的瞬间,现场响起掌声。裁判组随即开始测试——电源接通、指示灯闪烁、信号稳定——测试通过!选手紧绷的神情终于舒展开来,笑容中透着自信与释然。


随后,多名选手陆续交出答卷。其中,廖爽同学凭借出色的稳定性与巧妙设计脱颖而出。“我把装置拆了装、装了拆几十次,只为找到最省时的组装顺序。”这份执着赢得评委一致认可。
四、以赛促学:让“工匠精神”落地生根

经过激烈角逐,三位选手脱颖而出。裁判总结道:“今天的成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稳、准、细、实,才是工匠的底色。”

那些未能完赛的同学也在反思、记录、总结,“最快的选手怎么操作的?我得多练几次。”这种“见贤思齐”的学习氛围,成为比赛最宝贵的收获。
五、启示:技能报国 匠心筑梦

复赛作品整体合格率与操作规范性均较初赛显著提升。这正是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的成果体现。
赛事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培养的,不仅是技术过硬的维修人员,更是心怀敬畏、守护蓝天的新时代航空工匠
比赛落幕,但“追求极致、热爱技术”的信念仍在延续。首届“工匠杯”,不仅是一场技能比拼,更是一场精神传承。未来,他们将以稳如焊点的心,守护每一次安全的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