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正浓,学意盎然。当四川省的首个中小学生秋假来临,四川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的园区内,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我校文化旅游学院的学子们。这并非一次普通的秋游,而是一堂“行走的专业课”,一次将职业教育课堂彻底“搬”出校园围墙、融入产业脉搏的深度实践。

这背后,是我校文化旅游学院对职业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与不懈探索。我们坚信,真正面向未来的文旅人才,绝不能仅在书本与教室里“纸上谈兵”,而必须在真实的产业土壤中“沃土生根”。为此,学院与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达成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共同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与实习实践等领域擘画新篇。此次园区实践,正是双方协同育人的一次生动注脚。
在真实的场景中,感知“鲜活”的专业
没有了固定的黑板与课桌,整个方特园区成为了一个宏大的开放式课堂。专业课教师们穿梭于各个主题项目之间,在工位上、在园区里,结合眼前生动的运营场景,为学生现场讲解文旅项目的管理、营销、服务与创新之道。

学生们得以亲身感受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向上势头,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行业前沿,在与园区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认知企业文化。主题乐园不仅是欢乐的海洋,更是一个复杂的商业系统;每一次游客服务,都是一次文化与专业的传递。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实景教学,让抽象的专业知识瞬间变得可知、可感、可触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认同。
在文化的浸润里,培植深厚的自信
本次实践所在的园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当学生们穿行于一个个展现华夏文明瑰丽传奇的项目中时,他们学习的不仅是文旅项目的运营模式,更是在亲身感受如何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这无疑是一堂最生动的“文化自信”与“职业素养”课。学院巧妙地借力文旅产业火爆之“势”,利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园区之“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提升了自身的职业情操与人文素养。这体现了学院育人工作的高远立意——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懂技术的从业者,更是有文化底蕴、有职业精神的行业接班人。
在深度的融合下,探索改革的路径
将行业体验前置到教学环节,把专业课堂放在真实场景中,这是文化旅游学院教学改革的一次关键探索。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界限,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单向参观,到“校企双场、融通育人”的深刻转变。
此次实践,标志着我院在校企深度融合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种理念的宣告:职业教育必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我们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融合、共生的教育生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氛围、在岗位上锻炼技能、在体验中升华认知,最终实现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
未来,文化旅游学院将继续坚守职业教育初心,深化产教融合,让更多的课堂“活”起来,让教学的边界“宽”起来,为文旅产业的火爆发展输送更多既怀揣梦想、又脚踏实地的优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