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代码:14645    四川招生代码:5783    五年制:51967   
招生咨询热线:400-888-3105   028-35060521    
   招生代码:5783
民航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民航资讯
“医生高空吸尿救人”引热议:高空急救如何不心急?
点击量:5466      发布时间:2019-11-29

万米高空上跪地为严重尿潴留老人口吸导尿,这件发生在广州-纽约航班上的事件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

在纷纷点赞医者仁心的同时,也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尿潴留的排空?如果飞机上配备了导尿管,能否避免这种“华山一条路”的状况,及时帮助到老人?

对此,专业人士表示,飞机上该有哪些应急和急救设备,均参照所在国民航规章规定,目前中国民航规章中并没有配导尿管的强制要求。

“医生吸尿救人”引关注

11月19日,在广州飞往纽约的航班中,一名老人因无法自行排尿,存有约1000毫升尿液的膀胱随时有破裂危险。但因飞机上缺少导尿管,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张红及海南省人民医学血管外科主任肖占祥,利用便携式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飞机急救箱里的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等,临时组装了穿刺导尿设备。张红医生以用嘴吸尿的形式,将老人膀胱中的尿液一口一口地吸出来。

事件发生后,立刻成为微博热搜话题,获得了5.2亿的阅读量和6.5万条评论,网友们纷纷为医生的无私精神点赞。新华社、央视、《广州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东方卫视、浙江卫视、人民网、澎湃新闻、中新网等媒体纷纷对该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

11月28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张红医生举行表彰会(图片来源于网络)。

11月21日,肖占祥所在的海南省人民医院发布消息,决定授予肖占祥“德艺双馨风尚奖”,奖励人民币10万元。同日,张红所在的医院院长徐安定对外表示,医院为张医生感到自豪和骄傲,院方将会对张医生的行为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在一片赞扬声中,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网友甚至认为医生的行为有作秀嫌疑,也有自媒体质疑,该公司涉事国际航班未按照国际惯例或航空业指导性文件来配备导尿管,致使医生为患者用嘴导尿。

随着舆论不断发酵,张红通过其个人微博回应作秀质疑。11月22日,他在个人微博上表示,导尿过程中有失败的风险,患者有并发症的风险,他本人有被感染的风险。如果是作秀的话,性价比也太低了,“(连)巴菲特都不会干”。张红还表示,情况紧急,而飞机上空间有限,使得很难有压力差。在穿刺之后,用嘴吸,实属无奈。同时,肖占祥透露,航空公司机组人员曾考虑过备降。

航班急救设备问题引争议

事件发生后,网友纷纷为医生的无私精神点赞。网友“富在买房”表示:“德艺双馨,医者仁心,这才是最好的例子和证明。”网友“林森”留言道:“这才是真正的天使。向两位医生致敬!”网友“平凡路上之GZ”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点赞医德和职业精神!”

对于一些质疑医生的声音,大部分网民表示不认同。网友“GkAm1”表示:“机上广播并无任何法律效应,除了他的同伴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是医生,但是他还是来了。吸尿是非常规治疗手段。做这件事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利益好处,但是他还是做了。医者仁心,了之谓也。”

与此同时,一些自媒体和网友在网络平台指出,“航班上没有导尿管,反映了航空医疗器械配备的缺失。”这一观点旋即在网络上引起了波澜。

针对网友的疑惑,《南方都市报》分别采访了医疗界、法律界和民航方面的专业人士。

医疗界人士表示,机上急救中,航空公司及民航业应作更多充分准备,不能让医生“急中生智”。

法律界人士表示,就法律关系角度而言,旅客购买了机票,与航空公司订立了运输合同,航企就有义务把每个人安全送到目的地。但不可排除的一个客观现实就是,有些旅客本身就伴有一定的基础性疾病,可能会在飞行过程中诱发出来。

民航专家表示,妥善的机组处置同样也是此次实现急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另外,国际民航组织相关文件认为导尿管属于“推荐和指导”性质,并不是强制要求。国际航协的推荐文件中亦无配备导尿管的要求。航空公司能否合格运行、飞机上应有哪些应急和急救设备,依照所在国民航规章执行。而目前中国民航规章中并没有配导尿管的强制要求。

不过“医生吸尿救人”事件也让人们对空中医疗救援有了更多的思考。《新京报》指出,“诚然,在机上急救设备配置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未来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准度和有效性。一方面,可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旅客在航班上发生概率较高的疾病,力所能及地完善相关急救设备;另一方面,可根据病患旅客的事前声明或者请求,为航班临时配置相应的紧急医疗装备,并做好应急救助准备。”

此外,还有不少专业人员借此提醒广大旅客一些注意事项。《广州日报》刊文指出:“民航飞机只是交通运输工具中的一种,并不是移动的医院。因其运输条件特殊,才配备一些必要的医疗设施,因此药品和医疗设施有限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安全出行应该从关爱每个人自身的健康开始。”

旅客应急救援体系仍待完善

诚然,“医生吸尿救人”的行为让人感动,但如何完善飞机旅客应急救援体系,尽最大努力消除各类隐患更值得深思。

近年来,旅客乘机次数不断提升,旅客对自身状况是否适合搭乘飞机认识不足,而网络购票使得航空公司无法全面了解旅客真实的身体状况,机上医务和急救人员也难以满足对突发病情进行医疗救助的实际需求。据国际民航不完全统计,空中紧急医学事件的发生率为22.6例/百万旅客,其中死亡率为0.1例/百万旅客~0.8例/百万旅客,每100万次飞行中就有210次因空中医学事件而紧急备降或返航。

为更好推进航空医疗体系,近年来,航空公司推出了各项举措。2016年,南航发起“机上医疗志愿者计划”,招募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建立志愿者档案,在志愿者乘坐南航航班时,会在系统里出现一个标识,遇到旅客突发疾病的情况,乘务员就可以很快地找到志愿者协助。2017年,东航启动“东航空中医疗专家”项目,与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签署共建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东航空中医疗专家”项目,截至目前已有近800名医疗专家加入,覆盖上海全部三甲医院及国内多家著名三甲医院各学科领域。据统计,在该项目启动仅一年的时间里,受聘的“空中医疗专家”在乘坐东航班机期间完成了近4000次空中义务值班。2018年,由东航、民航业内专家、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共同打造的国内首部《空中医疗急救手册》正式发布,为空中急救提供详细的执行规范和操作标准,有效提高空中救助的质量与效率。

国内首部《空中医疗急救手册》。(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仅如此,机上旅客应急救援的话题也得到了全国两会代表的关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东航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绍勇就提交了关于完善飞机旅客应急救援体系的提案,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建议从六个方面做好该项工作: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健康乘机意识;二是加强对机组人员的培训,提高航空公司机上急救处置能力;三是壮大空中医疗志愿者队伍,开展机上远程医疗;四是推广登机前医疗咨询,减少空中紧急医学事件;五是提高机场急救处置能力,加强机场与航空公司之间的衔接;六是建立‘常旅客医疗信息’系统,为旅客提供全流程安全服务”。

在此,温馨提醒大家,乘机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清晰的认识,远离一切乘机风险,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平安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