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代码:14645    四川招生代码:5783    五年制:51967   
招生咨询热线:400-888-3105   028-35060521    
   招生代码:5783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专家领航、精准赋能 学校2024-2025年度校级教学科研课题结项答辩工作圆满完成
点击量:42      发布时间:2025-11-04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科研成果质量管控,10月27日至28日,我校教务处(科研处)组织开展2024-2025年度校级教学科研课题结项答辩工作。本次答辩涵盖76项校级课题,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分管教学科研副校长何秋钊、纪委监委书记雷莉霞等领导分别担任文科组、理科组和思政组评审组长,通过“对照申报书、创新性、规范性”三大评审原则,全面检验课题研究成效,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科研动能。


1.jpg


答辩工作启动前,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组织评审专家成员召开专题筹备会,明确评审标准与流程要求。会议强调,需严格对照课题申报书既定目标,重点审查研究内容的完成度与成果的原创价值,同时将学术规范性与政治意识形态把控贯穿评审全过程,确保研究成果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能力评价方案核心要求。


3.jpg


4.jpg


答辩过程中,76个课题组负责人通过PPT汇报、成果展示等形式,系统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实施路径、创新点及应用价值。文科组聚焦课程思政、人文素养培育等研究方向,评审专家围绕成果的社会服务价值展开深入问询;理科组重点考察技术应用类课题的实践转化率,关注研究成果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思政组则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审查,确保课题内容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频共振。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文科组评审中指出:“高职科研要立足教学实际,既要追求理论突破,更要注重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应用。”何秋钊副校长在理科组点评时强调:“技术研发类课题需紧扣产业发展需求,以科研创新推动专业群建设升级。”


6.jpg


评审专家组秉持客观公正原则,通过现场提问、材料核验、集体评议等环节,对76项课题逐一出具针对性修改意见。评审结果显示,多数课题完成既定研究任务,其中23项课题因创新性突出、实践价值显著获得专家组重点推荐,将纳入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库。针对部分课题存在的研究深度不足、成果呈现不规范等问题,专家组提出具体修改建议,要求课题组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完善工作并提交复审。


5.jpg


此次结项答辩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是对我校阶段性科研成果的集中检验,更是推动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答辩为契机,建立“立项-中期-结项”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加强课题成果转化应用指导,让科研创新真正服务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提供坚实的科研支撑。